• 企业新闻
  • 企业动态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beplay体育ios版下载文化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荷花系列
  • 1949系列
  • 一帆风顺系列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客户留言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企业新闻

   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行业资讯

    喝酒的境界
    时间:2020-4-20


    与人交往,握十次手,不如喝一顿酒。握手只是礼仪,酒是知已饮,可将人的情感托起。


    与人交往喝酒,带来欢乐,亦拉近距离。


    好酒好菜一桌子,好言好语一箩筐。三杯两盏下肚,情绪高涨,欢声笑语,手舞足蹈,气氛热烈,陌生感顷刻间化为乌有。敬酒,劝酒,拼酒,轮回酒,共庆同饮,频繁的互动与言语交流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亲切感油然而生。


    与人交往喝酒,可识人品性,酒品如人品,酒风看作风。


    在酒精的刺激下,平时不善言谈的人变得口如悬河,乐观开朗的人变得多愁善感,文质彬彬的人也有可能变得丑态百出。平时性格中隐藏的一面,就这样暴露在众酒客面前了,酒后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了。


    喝酒之人有五种雅号:


    一为酒徒,嗜酒如命,有酒必喝,奈何酒量不行,逢喝必醉。酒徒饮酒之时,没有品位,遇酒就喝,哪管这酒好不好;酒徒饮酒也无定力,不懂得克制与量力而行,醉后更是毫无形象。


    二为酒鬼,爱喝酒酒量也大,但是没什么酒品。一般人灌不醉酒鬼,但若遇上高手,也是必醉无疑;酒鬼醉后一般会失去自制力或借酒生事,难登大雅之堂。


    三为酒圣,爱酒亦懂酒,酒量却不必大。酒圣对酒文化、酒品质有自己的见解,懂得饮酒的理解、方法;酒圣是不会每饮必醉的,常常能很好地掌握饮酒的度。


    四为酒神,懂酒爱酒还极能喝。酒神不轻易喝酒,要喝必喝有品位的酒,而且还能喝出品味来;酒神海量之身,一般好酒者难以企及,喝完亦是潇洒自如。


    五为酒仙,酒量非凡,而且喝什么都是酒。酒仙酒品高,对酒了解极为深刻,却已不再在乎酒的品质,只在乎喝酒的心境,喝酒后亦能达到忘我的境界。仙是遗世独立的,这类人极少。李白就是这样的人,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,秀口一吐,便是半个盛唐



    喝酒之人有八种境界:

    小酌

    喝酒休闲的时候,刚刚开始。千军万马在后头,只把握当时美好。一点都不慌,甚至还有点想笑。些许酒下肚,感受酒带来的美感,朋友之间言而不语,一切无言皆是美好。

    微醺

    喝酒的体验阶段,酒精给人稍稍带来麻痹的感觉。这时候思维开始散发,最接近于诗的状态。言语愤愤而发,却又不失体面。

    浅醉

    身体发热,酒精带来的热气热腾腾充满全身,胆子变大,开始吹牛皮。人体血流活络,精神和思维都达到高潮,思维也开阔了数倍,是喝酒中最恰到一重。

    沉醉

    沉醉之时酒精麻痹了理智,脑袋里面的思维已经不受控制了,各种不可思议的言语,各种一语道破的谎话愤愤袭来。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。再来一杯。

    酣醉

    不用玩技巧,也不用去用什么套路,说什么就是什么,酒醉吐真言,这句话一点都不假,平时那些藏在心底里的小秘密全都暴露出来,不说出来,心里难受。

    烂醉

    说什么做什么都已经暴躁,说就是喝酒前,我是中国的,喝酒后,中国是我的。那种状态,达到高潮,充满十二分的激情,自身走不稳,然后还很努力的走到跟前,我很中意你,我们喝一杯。各种发酒疯,拍案而起,反正见人就要胡言乱语,若是不听从,那就开始莽夫行为。

    酩酊

    喝到一种,只缺一股精神就能不省人事的状态,趴在桌子上,或者是躺在地下,只要不叫他,第二天他还在这里。但是你把他叫醒,还是能醒得来,并不承认喝多了,只是有点困,想休息会,

    癫狂

    整个人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力变得更强,能靠能躺的一律不放过,今天发生了什么一律不知道,我是谁,我在哪,我要去哪里。人变得特别重,有点像几百斤的死猪般,拖都拖不动。整个人在精神世界方面,四大皆空。像成仙成佛一般。

    喝酒之人的三重阶段:


    第一重:见自己

    这是喝酒的第一个境界,也是大多数人所停留的阶段。

    处于这种境界的人深谙酒道,并且对自己喝酒的原因往往最为了解,也最能懂得用酒来愉悦自己。他们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酒鬼饮客。一周能喝上四五次酒,却又不像酒精依赖者那样疯狂,而是甚为讲究。

    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便是这种境界人群的杰出代表,生活再窘迫,也少不得那两碗小酒,一碟茴香豆。

    在他们看来,酒是人间珍宝,而喝酒是一种神圣的仪式,下酒菜必须有,但不能多,多了便是反客为主;酒也需适量,多了便是浪费,那些大口喝酒的人在他们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。

    这种境界的人喝酒时一般是独自一人,遁入清寂,坐在自己影子的边缘,一小杯在手,独自品酌,有一口或者无一口,想什么或者不想什么,等待着或者不等待着,悠然自得,在于内心的觉醒。或几个人凑在一起,在大雪天的屋里煮一小锅鲜鱼,或是在黑夜的烛光下摆一盘花生豆,大家用小杯装酒,慢慢品,细细饮,就这么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,享受生命中难得的惬意。


    第二重:见天地

    在这个境界的人,以刘伶和李白二人最为代表。

    酒造就了刘伶这个千古醉人,喝酒让刘伶喝成了中国历史嬉皮士第一人,宇宙万物也不过是手中一坛酒,李白所说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,我坚信这就是在夸刘伶;而李白本身就更是一个传说,余光中在他的《寻李白》中说的清清楚楚酒放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酒在他们这里,便超脱出了酒本身的概念,而是幻化成天地万物。

    搁在现在,就是倏忽四更,谈兴犹浓,若枕边尚有一本《雅舍随笔》未曾掩卷,这时才算接近了致情达和的境界,才算是初初领略了酒中雅趣,也便有了八分酒意了。

    再点一支香,清一清尘污俗垢的心,暂去尘世之念,暂了虚妄之心,暂生出尘之想,进入神思的空间。而手中的那杯酒早已饮尽,空杯在握,还能闻到酒在杯中的香气,丝丝缕缕渗入心底。

    酒香、檀香、心香糅成一片,而人已浮在酒香之上,这时候超越了雅趣的境界已是微醺了。世上万物无不可以饮:山可以饮、风可以饮、夜色可以饮、心情可以饮,万物皆是酒。 

    说个段子,这事儿发生在我大学舍友的身上。在那齐国故都、孔孟之乡,有一天晚上该同学的妈妈熬了一锅稀饭,该同学与其父痛饮八碗,竟醉倒于沙发之上,老六问未饮酒,何以至此?该同学答曰汝不知,心有醉意,万物皆酒也。

    第三重:见众生

    “其人虽已没,千载有馀情。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《咏荆轲》里的话。这便可作为喝酒的第三重境界,千年前喝的酒,却余情千载,这才是喝酒的最高境界。

    此乃喝酒的至臻之境,我等凡人只能仰望。